关于星怀文学 | 用户指南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星怀文学一贯提倡和支持作品的原创性,为维护作品原创作者的权益,坚决打击盗版、剽窃、抄袭等违法和不道德行为,
用户如发现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一经查实,立即删除,并保留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星怀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星怀文学
但有人比她更快!
只见一个身影如猎豹般从书房门口疾冲而来,几乎是瞬间就跨越了客厅的距离。在顾珩的小脑袋即将磕碰到地垫边缘的前一刹那,一双稳健的大手及时地、稳稳地托住了他小小的后背和后脑勺,缓冲了所有下坠的力道,然后小心地将他整个揽入一个宽阔而熟悉的怀抱。
是顾裴司!
他甚至没来得及放下手中的钢笔,那支价值不菲的定制钢笔此刻被他随意攥在手里,笔尖甚至在他急速动作时在雪白的衬衫袖口上划下了一道清晰的墨痕。但他浑然未觉,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怀里受了惊吓的儿子身上。
顾珩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失重感吓到了,小嘴一瘪,眼看就要放声大哭。
“不怕,爸爸在。”顾裴司低沉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他轻轻拍着儿子的背,抱着他在客厅里慢慢踱步,“没事了,珩珩很棒,差点就拿到了是不是?”
他的语气平稳而温和,仿佛刚才那惊险一幕从未发生。林妤意冲过来,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地待在爸爸怀里,只是受了点惊吓,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腿都有些发软。
“吓死我了……”她抚着胸口,心有余悸。
顾裴司抱着儿子走到她身边,空出一只手揽住她的肩膀,轻轻按了按:“没事,虚惊一场。”
在他的安抚下,小顾珩的眼泪终究没有掉下来,只是委屈地趴在爸爸肩膀上,小声地哼哼着,小手紧紧抓着爸爸的衬衫衣领。顾裴司就那么抱着他,直到他完全平静下来,注意力又被爸爸衬衫上的纽扣吸引,开始好奇地抠弄起来。
危机解除,顾裴司这才注意到自己袖口上的墨迹和因为急速奔跑而有些凌乱的呼吸。他面不改色地将钢笔放在茶几上,继续抱着儿子,对林妤意说:“看来得把地垫范围再扩大一圈,所有家具的边角,凡是能碰到的,再加一层防撞条。”
“嗯,”林妤意用力点头,“我马上就在网上下单。”
经过这次“坠倒事件”,夫妻俩对孩子的安全防护更是提升到了最高级别。家里几乎变成了一个软包世界,所有可能带来风险的地方都被层层包裹。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对顾珩平衡能力的锻炼和保护。
顾裴司的工作似乎更忙了,但他尽量将需要深度处理的工作安排在孩子睡后。只要在家,他一定会抽出大量时间,陪着儿子练习站立和行走。他常常会蹲在离儿子几步远的地方,张开双臂,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珩珩,到爸爸这里来。”
小顾珩会扶着茶几边缘,跃跃欲试地看着爸爸,小脚丫抬起来又放下,犹豫不决。有时,他会鼓起勇气松开手,摇摇晃晃地迈出一两步,然后猛地扑进爸爸等待的怀抱里。每当这时,顾裴司总会稳稳地接住他,将他高高举起,惹得小家伙发出兴奋的尖叫声。林妤意则在一旁笑着用相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幕。
除了大运动的发展,顾珩的“语言能力”和“社交属性”也开始萌芽。他发出的音节越来越丰富,虽然依旧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但“ba-ba”、“ma-ma”的音发得越来越清晰频繁。每次他无意识地发出“ba-ba”的音时,顾裴司无论正在做什么,都会立刻给予回应,哪怕只是简单地应一声“嗯,爸爸在”,或者走过去摸摸他的头。他似乎坚信,儿子就是在叫他。
有一天晚上,顾裴司抱着儿子在阳台看夜景。小顾珩伸出肉乎乎的手指,指着远处闪烁的灯光,嘴里发出“灯……灯……”的模糊音節。
顾裴司愣了一下,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低下头,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试探性地重复:“灯?”
“嗯……灯!”小家伙似乎很满意爸爸的理解,又重复了一遍,虽然发音依旧含糊,但模仿的意图非常明显。
顾裴司的心瞬间被一种巨大的惊喜和成就感填满。他立刻抱着儿子回到客厅,语气是罕见的兴奋:“妤意!儿子会学说话了!他刚才说‘灯’!”
林妤意正在切水果,闻言惊讶地转过身:“真的吗?”她凑过来,柔声引导儿子,“珩珩,再说一次,灯——”
小顾珩看着妈妈,又看看爸爸期待的眼神,张了张小嘴,发出一个类似“噔”的音。
“对了!就是这样!宝贝太棒了!”林妤意惊喜地亲了儿子一口。
虽然这可能只是一次无意识的模仿,但在父母眼中,这无疑是儿子成长路上又一枚闪亮的勋章。那天晚上,顾裴司抱着儿子,指着家里的各种物品,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它们的名称,尽管小家伙大部分时间只是好奇地看着他,偶尔才会咿呀回应。
小家伙的“社交”表现还体现在对父母的依恋和明显的偏好上。他开始有了“认人”的表现,尤其是在疲惫或者情绪不佳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寻找妈妈的怀抱寻求安慰。但每当顾裴司下班回家,他依然会表现出最高的兴奋度,挥舞着小胳膊要求抱抱。
有一次,顾裴司需要短期出差两天。这是自儿子出生后,他第一次离开家。临走前,他抱着儿子叮嘱了好久,虽然明知他听不懂。林妤意笑着让他放心。
头一天晚上还好,到了第二天晚上,小顾珩就显得有些焦躁不安。洗完澡后,他抱着自己的小安抚巾,哼哼唧唧地不肯睡,大眼睛时不时望向卧室门口。
林妤意抱着他轻轻哼唱摇篮曲,他却在她怀里扭来扭去,似乎是在寻找什么。最后,他的小脑袋靠在妈妈肩上,模糊地发出了一声:“爸……爸……”
林妤意的心一下子软得一塌糊涂。她拍着儿子的背,柔声说:“想爸爸了是不是?爸爸明天就回来了。”
她给顾裴司发了视频请求。视频接通,顾裴司似乎还在酒店房间里处理工作,背景是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亮。
“怎么了?”他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林妤意把镜头对准怀里蔫蔫的儿子:“你儿子想你了,不肯睡。”
顾裴司脸上的疲惫瞬间被柔和取代。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凑近屏幕,低声唤道:“珩珩。”
小家伙听到爸爸的声音,立刻抬起头,看到屏幕里的爸爸,委屈地扁扁嘴,小手伸向屏幕,咿呀叫着。
“爸爸明天就回家。”顾裴司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格外低沉温柔,“乖乖听妈妈话,睡觉。”
他又和林妤意简单聊了几句,叮嘱她早点休息。说来也怪,通过视频和爸爸“见面”后,小顾珩似乎安心了不少,没多久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第二天,顾裴司提前结束了工作,风尘仆仆地赶回家。门一打开,正在地垫上玩的小家伙立刻抬头,看到是爸爸,瞬间丢下手中的玩具,手脚并用地飞快爬向门口,嘴里兴奋地“啊啊”叫着,一把抱住了爸爸的腿。
顾裴司弯腰将儿子抱起,举高高,听着他咯咯的笑声,出差奔波的疲惫仿佛瞬间一扫而空。他看向闻声从厨房走出来的林妤意,一家三口在玄关处相拥,空气中弥漫着平淡却真实的幸福味道。
夜里,顾裴司看着婴儿床上熟睡的儿子,对身边的林妤意说:“下次尽量不出差,或者带你们一起。”
林妤意笑着靠在他肩上:“好。”
孩子的成长,似乎也悄然改变着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他们的话题更多围绕着儿子的点滴趣事,共同的关注和目标让他们的联结更加紧密。偶尔,当孩子睡下,他们也能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或许只是一起看一部电影,或者靠在露台的躺椅上,分享一杯红酒,聊聊彼此工作上的事,或者什么都不说,只是静静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默契。
生活依旧忙碌,甚至有些手忙脚乱,但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发现和喜悦。他们见证着一个小生命如何用他最本能的方式,一点点地探索、学习、融入这个世界。而他们自己,也在父母这个角色里,不断地学习、调整,被需要,也被治愈。
顾裴司袖口上那一道淡淡的墨迹一直没有完全洗掉,但他似乎并不在意。那仿佛成了一个印记,提醒着那一刻下意识的奋不顾身,也铭刻着为人父之后,那些琐碎、惊险却无比珍贵的日常。他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惊心动魄”和措手不及,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无所畏惧。
窗外的梧桐树抽出了新芽,春意渐浓。顾珩小朋友在跌跌撞撞中迎来了他的一周岁生日。家里的布置依旧以安全软包为主,但那个曾经只会躺着的小婴儿,如今已经是个能扶着家具稳健行走、甚至偶尔敢松开手独立站上几秒钟的“小探险家”了。
生日宴并没有大操大办,只邀请了最亲近的家人。林父林母早早赶来,林父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菜,顾母也从国外寄来了精心挑选的礼物。客厅里装饰着色彩缤纷的气球,最中央放着一个精致的、低糖的奶油水果蛋糕,上面插着一支小小的数字“1”蜡烛。
小家伙被换上了一身红色的中式抓周服,衬得小脸愈发白嫩可爱。他坐在儿童餐椅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尤其是那个冒着火苗的蛋糕。
“来,珩珩,吹蜡烛。”林妤意抱着儿子,柔声引导。
顾裴司站在一旁,用手机记录着这一刻。小顾珩显然对跳跃的火苗更感兴趣,伸出小胖手就想去抓,被爸爸及时拦住。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他呼出一口气,歪打正着地把蜡烛吹灭了。
周围响起长辈们慈爱的掌声和笑声。接下来是重头戏——抓周。地垫上铺了一块红布,上面摆放着各种象征不同寓意的小物件:计算器、毛笔、小钢琴模型、听诊器、印章、书本等等。
林妤意将儿子放在红布中央,柔声鼓励:“珩珩,去看看,喜欢什么就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