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怀文学 | 用户指南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星怀文学一贯提倡和支持作品的原创性,为维护作品原创作者的权益,坚决打击盗版、剽窃、抄袭等违法和不道德行为,
用户如发现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一经查实,立即删除,并保留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星怀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星怀文学
顾裴司的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和急切,他一边轻轻拍醒妻子,一边已经拿起了床头柜上的电子体温计。
林妤意迷迷糊糊地醒来,听到顾裴司急促的声音和儿子异常的哼唧,睡意瞬间吓跑了大半。“怎么了?”她撑起身子,声音带着惊慌。
“珩珩发烧了,很烫。”顾裴司的声音极力保持镇定,但快速操作体温计的动作泄露了他的焦灼。体温计发出“嘀”的一声,屏幕上显示的数字让两人的心都揪紧了——39.2度!
这么小的婴儿,这么高的体温!林妤意的脸一下子白了,手都有些发抖。“怎么会……晚上还好好的……”她下意识地就想把儿子抱起来。
“别慌!”顾裴司按住她的肩膀,语气斩钉截铁,像是在命令她,也像是在命令自己,“穿衣服,拿上医保卡和之前检查的资料,我去备车,马上去医院!”
他的冷静像是一根定海神针,瞬间让慌乱无措的林妤意找到了主心骨。她用力点头,用最快的速度套上外套。顾裴司则已经用柔软的包被将烧得小脸通红的儿子包裹好,自己只胡乱披了件外衣,拿起车钥匙和手机就冲向了车库。
雨夜的路况并不好,但顾裴司的车开得又快又稳。他双目紧盯着前方,时不时从后视镜里看一眼后座上的林妤意和她怀里异常安静的孩子。车厢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和焦虑。林妤意不停地用脸颊去贴儿子滚烫的额头,嘴里无意识地喃喃低语:“宝宝不怕,爸爸妈妈在,马上就到医院了……”
平时需要二十分钟的车程,顾裴司只用了不到一刻钟就赶到了本市最好的儿童医院急诊部。他一把抱起孩子,林妤意紧跟其后,冲进了灯火通明的急诊大厅。
深夜的急诊室依旧忙碌,孩子的哭闹声、家长的安抚声、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顾裴司迅速挂完号,抱着孩子直奔预检台。护士一测体温,脸色也严肃起来:“39度5了!这么小的婴儿,高烧很危险,跟我来!”
他们被优先带进了诊室。值班的是一位年轻却表情沉稳的医生。他仔细检查了顾珩的情况,听了心肺,查看了喉咙和耳朵,眉头越皱越紧。
“孩子月龄太小,免疫力弱,高烧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立刻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排除一下严重的细菌感染。”医生快速开着检查单,“先去抽血,然后做物理降温,我这边联系一下住院部,可能需要观察。”
“细菌感染?”林妤意的声音带着哭腔,“严重吗医生?”
“先检查,别自己吓自己。”医生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但必须重视。你们家长要配合,尤其是物理降温,一定要做好。”
抽血对于这么小的婴儿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护士寻找着纤细的血管,小顾珩因为不适和高烧哭得声嘶力竭,小脸憋得发紫。林妤意心疼得眼泪直掉,几乎不敢看,只能别过头紧紧抓着顾裴司的手臂。顾裴司的脸色铁青,下颌线绷得紧紧的,但依然强自镇定地扶着儿子的胳膊,配合着护士,低声在儿子耳边说着:“珩珩勇敢,马上就好……”
拿到化验结果时,医生的表情更加凝重。“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都很高,提示有严重的细菌感染,必须立刻住院进行抗感染治疗!需要做腰穿排除颅内感染的可能。”
“腰穿?”林妤意腿一软,差点站不住。顾裴司立刻伸手揽住她的腰,支撑住她,但他的手臂肌肉也同样僵硬无比。
“这是必要检查,为了排除最坏的情况。你们要签字同意。”医生的语气不容商量,“护士,准备隔离病房,立刻上抗生素!”
接下去的几个小时,如同噩梦一般。顾珩被送进了隔离病房,小小的手上扎上了留置针,开始静脉输注抗生素和退烧药。做腰穿时,父母被要求在外面等待。那短短的十几分钟,对于走廊外的林妤意和顾裴司来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林妤意无声地流着眼泪,身体微微发抖。顾裴司紧紧抱着她,一言不发,只是目光死死地盯着那扇紧闭的门,仿佛要将它看穿。他的西装外套下,衬衫早已被冷汗浸湿。
门终于开了,医生走出来:“操作顺利,初步看脑脊液还算清亮,但最终结果要等化验。先回病房观察,注意监测体温和反应。”
初步排除颅内感染,让两人稍微喘过一口气,但心依旧悬在半空。病房里,小顾珩因为病痛和高烧褪去后的虚弱,变得格外嗜睡和萎靡,哭声都细弱了很多,只是偶尔因为不适而哼哼几声。林妤意和顾裴司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边,轮流用温水为他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严格按照护士指导的时间点测量体温,记录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进食、每一次排泄。
顾裴司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效率。他迅速安排好了公司的事务,将所有能线上处理的工作搬到了病房。他手机里设满了各种闹钟,提醒喂药、量体温、换尿布。他甚至自己制作了一个详细的表格,记录儿子的所有生命体征和数据,以便医生查房时能清晰了解情况。但林妤意知道,他平静的外表下是怎样的惊涛骇浪。她好几次在深夜看到他站在病房的窗前,背影僵硬,望着窗外依旧未停的雨,久久不动,或者在确认儿子暂时安稳后,闭上眼,疲惫地揉着眉心,那紧蹙的眉头从未真正松开过。
抗生素起作用需要时间。在等待化验最终结果和药效显现的日子里,每一次体温的反复都牵动着夫妻俩脆弱的神经。林妤意因为焦虑和熬夜,奶水都变少了,她强迫自己吃东西,为了还能给孩子提供一点抗体。顾裴司则默默地承担了更多,他几乎包揽了所有需要体力的活儿,并且时刻关注着林妤意的状态,逼着她轮流休息。
“你不能倒下,儿子还需要我们。”这是他最常对她说的话,也是支撑着他自己的信念。
终于,在住院的第三天,顾珩的体温开始稳定下降,精神也稍微好了一些,会睁开乌溜溜的眼睛看一会儿爸爸妈妈了。最终的化验结果也出来了,排除了脑膜炎等最严重的情况,确诊为一种比较凶险的泌尿道感染,但好在抗生素对症,治疗效果良好。
医生查房时终于露出了笑容:“情况稳定了,烧也退了,再巩固治疗几天,观察一下没有反复就可以出院了。这次你们送来得非常及时,处理得也很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医生的话,林妤意一直强撑着的坚强瞬间瓦解,眼泪夺眶而出,但这一次,是释然和后怕的泪水。顾裴司紧紧握了握她的手,然后转向医生,郑重地说:“谢谢您,医生。”
出院那天,阳光灿烂。顾裴司小心翼翼地把恢复活力的儿子抱在怀里,小家伙似乎对外面久违的阳光感到好奇,睁大了眼睛四处看。林妤意跟在一旁,看着丈夫和儿子,经历了一场大劫,才更加体会到“平安是福”这四个字有多么沉重。
回到家,一切仿佛依旧,却又有些不同了。他们对孩子的照护更加精细,也更加懂得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经历过这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夫妻之间那种携手共度难关的默契也更加深厚。夜里,两人常常一起守在婴儿床边,看着儿子香甜的睡颜,久久不愿离开。
“那天晚上,我真的害怕极了。”林妤意靠在顾裴司肩上,轻声说,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顾裴司揽紧她的肩膀,下巴轻轻蹭着她的发顶:“我知道。”他沉默了片刻,声音低沉而坚定,“但我不会让你们有事。”
小家伙顾珩出院回家后,家里的气氛仿佛镀上了一层更为谨慎而温柔的底色。那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像一道惊雷,虽然已经过去,但余威仍在父母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顾裴司和林妤意对儿子的照料愈发精细,几乎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顾裴司的书房里,除了商业文件,更多了许多婴幼儿护理和常见病应对的书籍。他甚至让助理整理了一份本市乃至全国顶尖的儿科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家里常备药箱的内容也进行了大幅升级,添置了各种适合婴儿的退热贴、生理盐水、体温计,以及医生建议的应急药品。每晚临睡前,他检查手机电量、汽车油量、待产包是否完备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林妤意则更加专注于观察儿子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每一次哼唧,每一次喷嚏,甚至大便颜色的一点点不同,都能让她紧张半天。她减少了外出工作的频率,尽可能多的时间待在家里陪伴儿子。有时夜里,她会突然惊醒,下意识地伸手去探儿子的额头,确认那温润的触感是正常的,才能再次安心睡去。顾裴司察觉到她的焦虑,每当这时,他会默默握住她的手,或者将她揽入怀中,无声地传递着力量和安抚。
“我是不是太紧张了?”有一次,林妤意看着婴儿床上酣睡的儿子,轻声问顾裴司。
顾裴司放下手中的育儿杂志,走到她身边,目光也落在儿子恬静的小脸上:“谨慎不是坏事。但我们也要相信,珩珩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他顿了顿,补充道,“医生也说,经过这一次,他的免疫系统会建立起一些防御。”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林妤意靠在他身上,轻轻叹了口气:“我就是……忍不住后怕。”
“我知道。”顾裴司吻了吻她的发顶,“有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