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怀文学 | 用户指南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星怀文学一贯提倡和支持作品的原创性,为维护作品原创作者的权益,坚决打击盗版、剽窃、抄袭等违法和不道德行为,
用户如发现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一经查实,立即删除,并保留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202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星怀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星怀文学
林晚棠和姚玉玲送了白砂糖去厨房后,一起回了二房屋子的桌边。
姚玉玲面无表情的拆开信,看清内容后,良好的修养顿时消失,面容龟裂,将手中的信递给了林晚棠。
她接过信,一目十行的看着信上的内容——
信里确实是葛玉的交代,先是和姚玉玲交代,当初她生母死之前让她安排的人手,还知道姚玉玲不擅长做生意和管账,就让她这个娘家叔母操持着,出现这种事,葛玉这个叔母很抱歉,以后表示不参与了。姚玉玲的父亲也知道了这事,两人一致决定将欺上瞒下的管事和两个小厮罚去做苦力,还希望姚玉玲这个外嫁的姑娘得饶人处且饶人,顾全姚家的脸面,不要回来闹起来,姚老爷子的身子不好。
好嘛,按照这封信的表达,受委屈的姑娘姚玉玲反而成了害人的施暴者。
最后那句话,更像是姚玉玲父亲的口吻。
她寒心就寒心在父亲的不作为,她哪怕嫁出去也是姚家的女儿啊。
她想哭,眼泪在眼眶打转就是落不下来。
她对这个懦弱的父亲早就心寒了。
林晚棠嗤笑一声,“二嫂,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管家给我的交代已经没了,葛玉处罚他们不过是为了姚家的面子,这事暂且压下,先把这两个铺子盘活,以后有的是机会算账。”
姚玉玲心思转的快,快速的知道敌人是谁。
以前二叔母是个温和的长辈,尤其是她丧母后,更是将母亲的葬礼变得体面,她乐意相信对方,没想到居然吃了这么大的亏。
她现在斗不过不代表今后斗不过。
她是没经商的才能,可她的小姑子有,不信出不了这口气。
总有一天,她要收走葛玉手下的所有铺子!
姚玉玲收拾好心情就和林晚棠继续去厨房做糕点。
最后,经过林家所有人的决定,留下了八种糕点,有甜的,有咸的,有带馅的……
林母和姚玉玲找人去做糕点。
糕点需要新鲜的才好吃,在糕点铺子开起来之前,得先选好可以做糕点的人。
林家村的女人都会做粗茶淡饭,但做糕点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好,做精细的。
而且,不能一股脑的全交给一批人,要分开。
和面的,揉糕点的,最后成品,然后是蒸的工序。
为了方子保密,都得分开。
林晚棠则抽空将米铺改造后的布置图重新画了一遍,连同白砂糖的制作法子交给二哥。
林晚意找人去米铺重新装修,他自己则带着白砂糖的法子去了隔壁镇子上。
那上面有一个林家不要的工坊,去人伢子哪里买好人之后就可以开工了。
林晚棠没什么事,给几个孩子做了好几件新衣服。
她每天吃这药,自己也好好休养了几天,人更有精神了不说,脸色的气色好起来。
入秋后下了一场雨,糕点铺子正式开张。
林父亲自给糕点铺子提了字‘食斋’。
第一天开业,林晚棠和姚玉玲带着几个孩子去了红叶镇。
食斋声势浩大的修缮了一个多月,红叶镇就那么大点,今天它开业,肯定有感兴趣的人。
林晚棠去了后让人在门口写着,‘开业酬宾,全场八点八折,前一千单顾客,满一两银子送精美小篮子一份。”
这个小篮子是林晚棠自己设计的,小巧精致,平时装糕点也好,买回去放点别的也好,都可以,很实用。
而且还是白给!
从古至今,所有人都喜欢听‘白给’。
加上糕点是今早弄好拉到镇子上的,新鲜的很,铺子里重新装修过,布置很新奇,中间是个大柜台,可以结账选糕点,中间也有一排售货柜,用新鲜的鲜花进行装饰,拐过去是个楼梯,写了免进两个字。
柜台旁边有一大块木墙,是林晚棠仿一个世界的心愿墙,没有那个世界的纸笔,她最近在想替换的,目前光秃秃的,没什么布置。
再过去就是个隔间,是林晚棠他们这些掌柜来视察和休息的地方。
林晚棠给的外部包装也很好看,很贴心的用里面的内料在油纸上做了绘制,只要买到的人看到都会觉得很值。
柜台的小二忙坏了。
姚玉玲也上去帮忙,因为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她没想到会一下子有这么多人来买。
她心中更加相信小妹是个有能耐的人。
林晚棠则带着几个孩子坐在铺子的一个小隔间中,边喝茶吃着糕点,边和她们说笑着。
温如玉坐在母亲身边,听着外面乱糟糟的声音,软声问:“阿娘,你和二舅母开的铺子好多人。”
林晚棠给她整理着头发,浅笑,“是啊,以后你可以有很多好看衣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和哥哥还可以一起上学。”
“这个外祖和我说了,说等下个月让我和哥哥们一起读书。”
“是吗?有没有谢谢外祖啊。”
“阿玉亲了亲外祖。”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三个男孩在旁边玩抓的快,三块石头可以玩好久。
林晚棠抱着女儿笑看着儿子和两个侄子玩,忽的想起在一个世界见过的五子棋,也是黑白两个棋子,简单益智的多。
哦,还有积木也是不错。
她打算回去的路上买盘棋回去,教四个孩子下五子棋。
至于积木,都是木头,等她什么时候把图画出来,找人做也不迟。
一个上午,食斋的糕点就被买完了。
姚玉玲让小二挂了明天什么时候开始卖,还写了一共多少分,赠品是什么后,才回去拿着账本开始算账。
当然,她自己算的太慢,林晚棠将这个活计接了过去。
上下一扒拉,用着在一个小世界学到的算盘算法,账面很快就清晰起来。
食斋的糕点比一点糕点贵,10-1000文铜钱不等,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且还有精美的篮子可以白拿,在他们来看是实惠的。
今天做的少,出去成本,出去给员工的。
林晚棠最终算出来净收入十两银子。
姚玉玲看着最后的数字,笑眯眼,“咱们第一天怕坏,做的少,没想到居然就能挣这么多,小妹,明天我们多做点,肯定会比今天做的多。”
林晚棠摇头,“不能,在前半个月,都不能做的特别多。”
“为什么?”
“糕点哪能天天吃,红叶镇就怎么多人,人都是喜欢尝鲜的,咱们要做好营销。”
后面两个词新鲜。
姚玉玲沉默几秒,“小妹,你打算怎么做?”